欢迎访问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中学部-官网,今天是2024年04月18日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窗
我校参加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第34届年会

10月27日,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第34届年会在成都召开,我校杨登文副校长,教学质监评中心代亮主任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教授做了题为《学校英语的课程改革》的专家报告。龚教授从教学目标、方法、途径、观念、培训与测试等六个层面分别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英语课程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为实外五龙山的英语教学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和启迪。



1

语言,其核心内核是品格和思维

 在龚教授看来,核心素养超越学科本身,是“上位”的理念,是一个人究其根本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英语教学应该助力学生从语言知识与能力到人的全面发展,从生存英语技能到品格力量与关键能力的培养,从跨文化交际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个人人际交流到学科融合与发展需求,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生成想法、创造性思维)全覆盖。

 英语教学,虽然首先考虑的是语言教学,但一个人的语言和品格是密不可分的。人与人交流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是能不能换位思考、能不能关心他人的问题。语言,是品格和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品格和能力是跨文化的。(virtues and strengths that are valued by all people across cultures.)同时,价值观受品格、经历与文化影响,品格与心理因素也影响思维。不同的学生也就具有不同的思维品质,比如正向思维方式,固定思维方式,成长思维方式,低阶与高阶思维能力。


“审辨性思维”是近来大家都常听到的一个热点词。那什么样的人具有审辨性思维?什么样的人不具备审辨性思维呢?龚教授做了一一分析。在他看来,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注意自己的缺陷和错误等7个特点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审辨性思维;而具有对于争议的议题非常反感,觉得是对他们自我中心的威胁等7个特点的人往往不具备审辨性思维能力。这种人可以简要概括为“自我为中心的人”和“族群优越感的人”。他们很难对事物具有审辨思维,因为他们已经形成某种思维定式。这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比如,我们常常问学生,—Do you want to be in our football team?学生的回答常常是—Yes, I do. But I can’t play it very well.这就是一种定式思维。为何不能尝试问问学生 If you can walk, you can dance. If you can dance, you can play football. If you can play football, you can be in our team.这其实就是鼓励学生摆脱定式思维,培养审辨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呀!

从语言知识与能力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改革的目标。龚教授援引Ellen Galinsky指出,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七种人生基本能力,包括:聚焦自律能力、换位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关联选择能力、审辨思维能力、直面挑战能力调控学习能力。并进行了逐一阐释。




2

改变教学途径

 为了实现全人教育的理念,传统的结构功能大纲或是功能结构大纲都不能实现思维品格的培养。功能结构大纲存在以线性语言知识结构为主线,需要学生自己整合成综合能力等五大弱点。虽然功能涉及到交际,但是如果仍然是分散地教,最后仍然要让学生自己去整合,结果还是合成性的。龚教授幽默地评价到,“It’s a fantasy.”

  龚教授进一步指出,现在流行的以话题为核心开展教学,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话题本身并不能保证涉及核心素养的内容;某个话题可能会涉及无限多个子话题;个别话题并未涉及学生“内心世界”;仅有话题难以确定到底学生能做、会做什么;话题教学中教师需要去考虑如何体现“情感目标”。听完龚教授的阐述,结合自身教学,个人认为以话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在高三复习阶段切实是可行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总之,语言学习是一种生态的过程,不是播下十个种子,全能齐刷刷的长出来;不是学了五个单词,全掌握了再学下一批。语言学习是一个U型的过程,就像妈妈教孩子们说话,孩子会忘记,但别担心,继续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掌握很多。




3

多元目标英语课程:实现发展核心素养的尝试

龚教授倡导多元目标教学,以“能做什么”和“体验到什么”为教学目标;了解学生需求,根据需求分析设置目标;先考虑“任务”,再看需要什么词汇和结构,这样,学习的产出可能是“非语言的结果”。教学要将社会文化、思维认知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这就是核心素养的目标。比如在讲open the door这个短语时,就可以融入对学生的品格培养,当开门的时候要先hold the door,看看身后有没有人。本身是语言,但又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要关心他人,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这就是思维。语言和行为、思维、品格这几个维度在同一个语言活动中体现出来,这就是多元目标的理念。再比如,讲CALM这个词,如果给学生这样的引导,C:clarify—tell the person your problem with respect; A: ask—ask questions. avoid blaming the other person; L: listen—listen with an open-mind. don’t interrupt. try to put youself in other people’s shoes; M: move forward—find a solution together and move on. don’t get stuck in the problem. 请问,学生能记住CALM的拼写吗?学生又会具有怎样的品格和思维?

       在改进教学内容方面,龚教授给出以下建议:1、既有工具性内容,也有人文性内容;2、学科融合,国际课程;3、超越教材,超越学科;4、着力培养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CLIL教学法,是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简称,是一种科学的将内容和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建立不同文化间的知识和理解;培养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培养多语言的兴趣和态度;通过不同的视角来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给学习者提供更多与目标语言接触的机会;无需额外的教学时间;与其说和其他课程进行学习时间的竞争,不如说是对其他课程的有效补充;提供多种多样的方法和课堂时间的形式等优势。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龚教授没能做详细阐释。




4

我们的思考

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如果只谈理念,不能体现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中,教师们依然无法付诸实践。英语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与英语作为使用工具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是有区别的。五龙将一直坚持追求变革与创新的脚步,思考、学习、行动,既有明确的外在目标,也有清晰的语言、社会文化、思维和认知等内在目标。将来整个英语教育会发生很多变化,特别是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也将随之变化。

五龙将围绕这些变化,进一步思考如何从单一课程扩展到内容大纲,从单一教材逐步发展到教学资源开发,从分科目发展到跨学科整合,从固定大纲发展到过程性大纲,从核心课程发展到扩展课程。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五龙一直重视教师校本培训。教师培养将围绕 “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language competence)、课堂教学设计、听说读写教学技能、语块与语法教学、课堂观察方法与听评课、多元目标任务设计、教学评价与命题、语言习得规律、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外语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与认知发展、教材分析与资源整合、课题研究与撰写论文等专题进行接地气、操作性强的教师校本培训。

 理念、方法和途径相结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五龙的学生在这座持续生长的校园里,必将掌握语言知识并具备各项能力,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这些能力并表现出具有这样的能力,使英语学习与学生思想品德、世界公民意识以及其他学科内容建立更切实的联系,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为未来人生赋能!